智能家居网络搭建实录

时间:2025-11-11 作者:剧中人

上篇文章中,小剧分享了灯光动线规划,并提到将在新房中实现智能灯光系统。

在全屋智能系统中,最关键的部分仍然是网络的整体搭建。

不仅仅因为 Wi-Fi 网络是一些智能家居设备的必选连接方式,更是家人、访客在家里漫游时网络体验的基石。

另外,对速度和稳定性要求高的设备都需要有线网络支持,如米家中枢网关、电视机、电脑、监控、NAS 等。

再回到智能家居的场景,米家基于蓝牙 Mesh2.0 的"蓝牙局域网",可靠性也非常重要。

因此这一篇笔记会围绕着以下三点展开:

全文会按照户型分析、背景知识补课、网络设计、网络实施等顺序展开。文末会有抽象后的网络远景拓扑图。

一、户型特点分析

所有的网络规划,离不开对所处环境的剖析。具体到家庭网络规划,就是针对户型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方案。

图一、户型图

图一、户型图

小剧的这套约 140 平的户型,整体不算特殊,但仍有以下几个特点。

基于这些特点,一个 Wi-Fi 路由器打天下的方案基本上就被否了,原因有两点。

因此一台路由器覆盖一个较大的面积,很容易出现手机能连接到网络,但使用体验极差的尴尬处境。

这就像路由器和手机在相互喊话,手机能听见路由器的呼声,路由器却很难听清手机在说什么。

这种情况在视频通话时最容易暴露问题。

对方画面很流畅,但自己在对面已经卡成了 PPT。

二、背景知识小课堂

2.1、有线网络

家庭布线中,超六类网线本身和线长,在万兆以下几乎不构成瓶颈,因此前期优先要考虑的依旧是 Wi-Fi 网络。

另外小剧家采用的是全拆全换的方式去布线,有线网络的布局可以更加自由。因此,有线网络的方案在规划阶段的优先级可以适当靠后。

小剧计划将有线布线放在最后阶段再规划。

2.2、2.4G 和 5G Wi-Fi 频段

常见的家庭 Wi-Fi 通常分为 2.4G 和 5G 两个频段。

2.4G 是兼容性最好的频段,穿墙能力也非常好,但速度上限不高。

5G 频段更适合高速传输,但信号覆盖面积不大。

因此常规家庭使用 2.4G、5G 双频合一,可以做到一台路由既能支持近距离高速传输、又能照顾到相对远距离干扰较多的场景。

回到前面提到的,小剧准备做全屋智能这个背景。因为一些智能家居设备只支持 2.4G 频段,因此双频合一的模式在小剧家并不适用。

手机还是连接 5G 频段,仅支持 2.4G 的智能家居设备单独走 2.4G 网络。

2.3、蓝牙信号覆盖

蓝牙信号覆盖,主要指的是米家蓝牙 Mesh2.0 的信号覆盖。

在米家的全屋智能背景下,一台米家中枢网关必不可少。

米家中枢网关的信号覆盖可以参照 2.4G Wi-Fi。这是因为蓝牙的工作频段与 2.4G Wi-Fi 几乎一致,覆盖能力也相近。

对了,米家蓝牙 Mesh2.0 的另一个魅力,是它的 Mesh 指的是支持"多跳中继通信"。

具体而言,在一个 20m 的长度范围内,一侧放置米家中枢网关,每隔 3m 放一台支持米家 Mesh2.0 的设备,如墙面开关。另一侧端点则放置温湿度传感器。

即使米家中枢网关无法覆盖到另一端,利用 Mesh2.0 多跳通信的特性,也能顺利的为端点的温湿度传感器建立起连接。

图二、米家 Mesh2.0 示意图

图二、米家 Mesh2.0 示意图

三、如何规划网络

3.1、Wi-Fi 仿真工具推荐

Wi-Fi 网络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可依经验完成,但若能借助可视化工具进行辅助,结果会更直观、可靠。小剧在调研后选出了三个实用的工具。

前两个都是 APP,操作比较简单,但受限于手机屏幕,并不适合精细的规划操作。

经实际测试,小剧更推荐 UniFi Design Center。

UniFi Design Center 虽然是商业品牌工具,但可以免费使用,无需购买其产品。

借助于在线仿真工具,可以导入户型图,配置房间、墙体、门、窗等细节。再添加 Unifi 的路由、AP 等设备进行模拟仿真。

还可以添加监控模拟布控。

图三、5G Wi-Fi 仿真图

图三、5G Wi-Fi 仿真图

图四、2.4G Wi-Fi 仿真图

图四、2.4G Wi-Fi 仿真图

3.2、Wi-Fi、中枢点位选择

结合小剧的户型来看,上图中 A、B 两个路由器点位可以较好地覆盖全屋网络。

如果后期覆盖有盲区,C、D 两个监控位也可以视情况增设路由,来补充信号覆盖。只是目前看来没有必要。

提示:

Unifi Wi-Fi 仿真工具没必要贪图全绿覆盖,橙黄色的区域并不会对日常的使用有任何影响。

过于密集的绿色区域,反倒可能因为设备在多台路由之间频繁切换影响使用体验。

因此 A、B 两个点位可以初步定为家庭 Wi-Fi 覆盖的基础点位。

C、D 作为监控位的同时,也是 Wi-Fi 的备用点位,因此也需重点考虑。

米家中枢网关在小剧家里,一台就可以做到基础的信号覆盖,不足的话需要再添一台。

A 点同样作为米家中枢网关的主点位,B 点作为候补点位。

最终 A、B、C、D 四个点位就作为 Wi-Fi、中枢的基准点位确定了下来。

3.3、有线点位发掘

相比 Wi-Fi 的布局,有线点位的规划要简单得多。

前面的 A、B、C、D 虽然是 Wi-Fi 点位,但需要有线做基础支撑,因此这四个是最先确定下来的有线点位。

弱电箱是全屋最重要的"超级点位",位于书房角落,后期将成为整个家庭网络的大脑。

服役在小剧现在房子里的各类设备,最终都会搬迁到这里。

书房作为设备密集型的房间,又单独预留了两个有线网口。

剩下的就简单了,每个卧室需要预留一个网口,尽管短期内用不到。

B 点处在电视柜中,本身需要有线。IPTV、电视机都需要有线连接。后期可能会增设的米家(副)中枢网关、其他盒子类的终端,为了稳定起见也都需要接入有线网络。

自此全屋的有线点位规划完毕。

3.4、网络走线规划

有线网络点位的梳理,只是小剧对家庭网络的需求,如何把它们组织起来是一件更头疼的事。

为了让网络结构更清晰,小剧采用了「一个大脑,两个中心」的思路。

弱电箱是"大脑",统筹全局;公卫吊顶和电视柜是"两个中心",分别负责卧室区和公共区的网络覆盖。

图五、网络走线图

图五、网络走线图

3.4.1、一个大脑

弱电箱是家庭网络的大脑。前期布线无需向师傅说明家庭服务器的复杂结构,这部分等入住后小剧会自行搭建,所以上图并未体现。

这里包含了一根入户光纤管、通往"两个中心"以及其他空间的网线,一共九根管线。

小剧也没有留一个常见的铁壳弱电箱,只是简单的把全屋网络汇聚在了这里。

后期小剧会把这里打造成一个 mini 版的家庭机柜,让它成为真正的家庭网络"大脑"。

3.4.2、中心一:公卫吊顶

公卫吊顶作为卧室区域的 Wi-Fi 覆盖节点,同时全屋智能的中枢网关也在此处,所以这里便成了两个中心的其中一个。

由于户型狭长,加上两个卧室的网口仅作为备用,而公卫处的 Mesh 子路由本身有 4 个网口,因此采用了简化布线的方案。

只需从弱电箱引出一根主线,通过 Mesh 子路由分发至北院摄像头和两个次卧。

3.4.3、中心二:电视柜

电视柜节点主要服务于娱乐和会客功能,作为餐客厅的 Wi-Fi 覆盖点,同时承担电视机、IPTV 及其他娱乐设备的网络连接。

这里的路由器还被设计为拨号上网的主路由,因此自然的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网络中心。

这里小剧尝试使用预埋线路 + 双 50 管来保证电视柜区域的走线隐藏和灵活搭建。

电视机和 IPTV 设备的所有线缆 (电源、网线、HDMI)通过预埋线路 + 上 50 管隐藏在墙体和柜体里。这些固定搭配日常无需变化,可以做到可用但隐形。

未来若新增电视盒子、游戏机等上屏设备,可通过下方 50 管连接至电视柜的开放格。这些小的设计点,可以很大程度保证,电视区域设备增设的灵活性。

图六、电视柜走线

图六、电视柜走线

四、网络走线实施

到这个阶段,小剧对家庭网络的需求已经明确了(在3.3部分梳理完成),各个房间的线路走向也划分完毕。

接下来进入水电施工阶段。

由于图纸中包含了许多后期接线逻辑,电工师傅在施工时无需了解这些细节。

因此小剧又把图纸做了进一步的简化,删掉各个节点内的设备信息,以及内部的接线逻辑,仅保留了预埋线路的走向,方便电工师傅进行施工。

连同上篇文章提到的开关点位的图纸,一起交给师傅进行施工作业。

图七、网络走线图(电工版本)

图七、网络走线图(电工版本)

图八、电视柜走线(电工版本)

图八、电视柜走线(电工版本)

五、网络拓扑远景图

以上这些都是家庭网络的基石,作为小剧新房装修的一部分。

目前水电施工已经结束,初步验收网络的走线和点位均符合设计预期。只是水晶头、网络面板尚未安装,网线也未经过测试。

图九、网络拓扑图

图九、网络拓扑图

值得注意的是,从拓扑图中可以得出一个疑问。

Q:为什么同样在书房,需要用到两部交换机,一台不是更合适?

A: 确实是的,一台 16 口交换机在这里最合适不过了,只是小剧目前家里有两台在用的同款交换机,均为八口 2.5G 电口 + 两口万兆 SFP+。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小剧决定继续让手头的交换机发光发热。

六、写在最后

从户型分析、工具选择、点位规划到最终施工落地,整个网络规划历时一个月。虽然过程繁琐,但看到水电验收时每一根网线都准确到位,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这套"一个大脑 + 两个中心"的架构,本质上是根据狭长户型的特点,用最少的设备实现最优的覆盖。当然,纸面规划再完美,也需要实际使用来检验。

后续等所有设备就位后,小剧会再分享实际使用体验和踩坑记录,包括:

如果你也在规划家庭网络,或者对文中的方案有疑问,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讨论!你的户型是什么样的?遇到了哪些网络覆盖的难题?或者有什么独特的布线经验?都可以分享出来,小剧和你一起探讨!


说明:

本文中涉及的 Wi-Fi、米家蓝牙 Mesh 2.0 及有线网络方案,仅适用于小剧当前户型,其他户型请勿直接套用。

相关链接:

UniFi Design Center:https://design.ui.com/

[小红书] 水电验收-网络篇: https://www.xiaohongshu.com/explore/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