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Mac mini 到飞牛 OS 的家庭服务器迁移之路

时间:2025-07-7 作者:剧中人

飞牛 OS 自 2024 下半年年发布,至今不到一年的时间。作为一个国产的 NAS OS,较高的完成度、免费、高频的更新,这三点让小剧很是敬佩。

小剧使用 Mac mini 做家庭服务器已经两年多了,这台 8 + 256 的丐版小机器在小剧的调教之下也越来越顺手。

一、为什么要加装飞牛?

1.1、尝鲜

正如前面提到的,飞牛 OS 作为一款 NAS 操作系统,功能完成度极高,并且体验很好。

在一众 UP 主的欢呼声感染之后,小剧也想实际体验一下究竟有多丝滑。

1.2、寻找 MacOS 的替代平台

小剧使用 MacOS 的 Mac mini 做家庭服务器,虽然没有出过大的问题,但是两次事故都让小剧心有余悸。

一次是家里意外断电,导致 Docker 里的容器丢失,最严重的是 Docker 系统 Volumes 丢失。关于这次故障记录在《家庭服务器断电处理记录》

另一次是 MacOS 升级,导致系统默认 Shell 由 Bash 变为 zsh,Docker Desktop 部分功能需要更改配置才能正常使用。小剧也是发现 Immich 容器无法启动才定位到这个问题。

这两件事看起来不相同,根本原因是一样的。MacOS 的 Docker 是借助于虚拟机实现的,很多我们对 Docker 的理解需要 Docker Desktop 创建的虚拟机来抹平差异。

飞牛基于 Debian 内核,对 Docker 的支持更直接。

1.3、寻找更易用的方案

经过最近两年多对 Mac mini 的使用,小剧整理出个人最常用的功能有以下几个:

文件共享

小剧使用 MacOS 的 SMB 协议共享文件,在 PC 上体验还不错,但在手机上得借助于第三方 APP 实现访问,易用性较差。

照片备份、查看

小剧一直使用 Immich 做相册管理,多端支持且体验很好。

文档管理

小剧使用 outline 做家庭文档管理,包括你在阅读的这篇博文。以及最近半年的文章都是借助于 outline 书写的。《Outline Docs 初体验》介绍了小剧初次接触 outline 的兴奋劲儿。

影视观看

小剧对于影视并没有太多执念,也没有屯片儿的爱好。创建 Jellyfin 也只是为了让娃看动画片时,少一些不合时宜,甚至少儿不宜的广告。另外也能给给媳妇在冷门平台追剧时少付点会员费。

文件备份

数年前不知道从哪个渠道,斥巨资购买了 CCC 备份软件,用于实现 Mac mini 中的文件备份。

二、为飞牛塑造肉身

如果你有仔细审视过个人的数据,抛开影音、软件、游戏之外,纯个人的数据其实是不多的。

个人文件最大比例,是常见的照片视频。其余各类文档性质的文件,数量庞多且细碎,但总体积并不会很大。

从小剧最近两年的经验来看,1T 是目前个人(家庭)数据的总量上限。预留 2T 的空间足够家庭接下来三到五年的使用了。

2.1、硬件选择

相信你在"B 站职业技术学院"进修过很多次,数不清的大佬教你用一百种方法组装 NAS。有追求大容量的超级多盘位,有追求极致性价比的捡垃圾,还有恰饭博主的各种成品推荐。

对于小剧来说,对硬件没有太多的追求,只要能满足:体积小巧、容量够用、低噪音、不夸张的功耗、合理的局域网使用速度,也就足够了。

经过一番挑选,小剧选择了极摩客 G3 Plus 作为飞牛 NAS 的硬件基础。

极摩客 G3 Plus 照片

极摩客 G3 Plus 照片

这是小剧购买的第二台极摩客的设备,做工和颜值还是挺讨喜的。

不横向对比其他的选项了,单纯介绍下选择这一款的主要原因:

2.2、主机配件成本

极摩客 G3 Plus 准系统版本是没办法开箱即用的,需要加装一根内存条、至少一根 SSD 才可以使用。

以下是这次购入的全部零配件。

极摩客 G3 plus,566 元。

16G 内存,136 元。

购入了一根 512G 2242 规格的 SSD 做系统盘,205.6 元。

一根 2T 2280 规格的 SSD 做数据存储盘,760 元。

另外为了利用 2.5G 网口的性能,升级了即将成为瓶颈的千兆交换机,296 元。

主机 + 配件清单截图

主机 + 配件清单截图

2.3、散热处理

这里又是小剧日常矫情的环节了。

设备调试期间,小剧发现整个主机最热的部分是 2280 的那根 SSD。待机约 55℃,轻度使用就会超过 65℃。

按照官方的介绍,SN580 这款硬盘在 0-85℃ 之间都是能正常工作的。

所以这就是小剧矫情的地方了,非要想办法把 SSD 的待机温度控制在 50℃ 以下。

小剧尝试了硬盘赠送的散热马甲、加装带风扇的散热马甲、加装侧吹风扇。这些方案都能显著降低温度1-5℃,但长时间使用后都会慢慢"囤积"温度消散不去。

最终小剧还是买了水冷散热的配件,把极摩客小主机的天灵盖开了两个孔。

最终温度控制在待机 40-45℃,重度使用 55℃。

极摩客天灵盖开颅照片

极摩客天灵盖开颅照片

三、实际上手体验

飞牛 OS 的安装、初始化还是很丝滑的,支持可视化安装。这一步没有太多可吹的地方,毕竟一台设备基本上只会安装一次。即使步骤繁琐也不会每天困扰到你。

不过小剧还是在这步遇到了灵异事件,安装完成后启动系统,始终会报 GRUB 错误,重装三遍都是如此。

最后小剧重新从官网下载镜像,重新安装再启动,竟然奇迹般的好了。

3.1、内网速度

因为小剧家里只有飞牛 OS、交换机支持 2.5G 网速,因此任何一台设备使用飞牛的时候都跑不满 2.5G 的带宽。

但这并不能说明 2.5G 没有意义,在多台设备同时访问飞牛时,飞牛提供高于单台设备的吞吐上限可以缓解并行的压力。

在从 Mac mini 迁移数据到飞牛 OS 的时候,跑满千兆带宽的同时还能给其他设备提供服务。

在每日定时执行跨设备备份任务的时候,体验也不会打折扣。

千兆网速截图

千兆网速截图

3.2、外网速度

很多飞牛的小伙伴苦于中继服务较低的带宽,在家庭以外很难顺畅的使用 NAS。飞牛 OS 提供免费的中继服务,我们除了感恩戴德并不能埋怨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我们的家庭网络环境较为简陋,导致免费且高速的方案没办法使用。

好在小剧很多年前申请到过公网 IPV4,至今可用。安徽电信的公网 IPV6 也能以很低的成本获得。

因此在外网使用时,是很容易达到直连效果的。给娃看 NAS 里的动画片还是不在话下的。

3.3、文件管理逻辑

之前使用 Mac mini 管理文件,是没有多用户的概念的,或者想实现多用户是的很麻烦的。

飞牛的多用户天然支持就很好,而且在系统级别屏蔽了较深的文件路径前缀。

也可以借助于共享功能在用户之间(其实也就是我媳妇和我妈妈)共享部分数据。

相互隔离也能相互融合。

当然,作为管理和维护飞牛的小剧来说,其实是开了上帝视角的。毕竟我有整台机器的全部权限。

3.4、飞牛相册

小剧使用 Immich 做家庭相册已经一年多了。伴随着 Immich 一次次的升级,个人的很多相册相关的数据都沉淀在这里。

小剧尝试拷贝了 2018 全年的照片做测试,发现飞牛 OS 的相册目前还不足以迁移。

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是不支持地图模式。其次是相册管理的交互不够细腻,例如管理人脸识别数据时很多界面不支持搜索等交互细节。

上面删掉的部分是五月份写好的内容。

小剧拖沓的惰性导致文章被延期到七月才发布。

在这两个月的时间内,飞牛 OS 推出了数个更新包。不仅包含了相册地图模式,还为宝爸宝妈开发了宝宝相册。

六月初小剧开始逐渐把相册往 immich 和飞牛两个平台分别备份。经过了一个月的体验,飞牛 OS 在相册体验上的更新还是很多的。在六月底小剧正式下线了 immich 服务。

并不是 Immich 不够好,它的体验和功能完整性依然是绝对优于飞牛相册的。但是作为家庭服务的管理者,小剧的抉择需要在体验和运维成本中找平衡。飞牛相册目前的表现足以吸引小剧进行迁移。

为什么地图模式这么重要?

地图模式截图

地图模式截图

回想一下你相是如何找照片的,除非你之前已经将它标星或者放进指定的相册里。一般的思路都是回忆大致的拍摄时间,或者当天发生了哪些事。

但其实,这张照片在哪里拍的,这一条线索会比什么时候拍的更清晰。

因此这一条是小剧挑选相册服务的硬性指标。

3.5、关于备份

Mac mini 上小剧是使用 Carbon Copy Cloner 这款付费软件实现备份的。

但它的备份逻辑是基于文件系统的,也就是本机硬盘,或者局域网内的 SMB 之类的文件共享。

基于 321 备份原则,小剧在家中的 H3C m1实现了第一套备份,还缺一份远程备份。

尝试过很多种把网盘、对象存储桶挂在本地的方案。DEMO 能跑通,但时不时的会掉链子,稳定性不行,运维成本很高。

飞牛的备份逻辑相对简单得多,本地文件系统、局域网共享、网盘挂载、FTP 都支持,并且很稳定。

借助于飞牛 OS,小剧的 321 备份原则的最后一块拼图"1",在这一刻算是稳定的凑齐了。

四、Mac mini 的归宿?

在 2024 年,小剧曾经写过一篇《家庭服务器改造记录》的文章。记录了 Mac mini 进入小剧家并承担主理服务器的经历。

文末的一句话放在这里仍然适用。

不给自己生造需求,也不假设自己几乎用不到的峰值性能。随着自己的使用循序渐进,进行设备的更替,让属于自己的方案陪着自己去成长。

因为飞牛 OS 的到来,Mac mini 的任务越来越轻了。自从六月开始,Mac mini 就一直处于关机状态了。

外置硬盘盒 + SSD 以原价的一半,在公司二手群出手了。Mac mini 在几天前,也转送给好友了。

Mac mini 被拆掉的痕迹。

Mac mini 被拆掉的痕迹。

这一年 Mac mini 替小剧完成了很多基础工作和新的尝试。

希望它在新的主人手里继续发光发热。(好像用发热这个词并不合适🤩)


对了,Mac mini 的新主人是一位自媒体博主。专注于探索人工智能和 3D 打印在普通人身上的可能性。

分享的内容干货与趣味共存,可以去这里给他来个大大的关注:

小红书:手搓工程部

抖音:手搓工程部